去年,直銷行業迎來了一次風暴,2019年1月8日,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為期100天的“百日行動”,更是為全行業敲響了警鍾。2007年獲牌的無限極,作為一家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、生產、銷售及服務的現代化大型企業,秉承“思利及人”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使命,在整個直銷行業內率先做出行動。 繼早前在官網發布規範經營聲明之後,6月13日,以“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抵製誇大、虛假宣傳”為主題的“6·16無限極規範經營宣傳日·2019規範論壇”在廣東新會舉行,這是該活動連續第三年舉辦,今年更是旨在堅決抵製誇大、虛假宣傳等行為,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 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指出,直銷行業已經到了先規範後發展,以規範促發展的轉折點。隻有規範經營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保健市場,走得更穩,更遠。

永遠創業:開啟新使命 無限極(中國)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惠森現年55歲,是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的四子。上世紀90年代,李錦記開始多元化發展,決定進軍中草藥健康產業,並於1992年創立無限極,開啟了家族事業的新篇章。 無限極(中國)總部位於中國廣州,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全資子公司。這家港資企業旗下雇員超過4500名,已成功研發生產出5大係列、6大品牌共150餘款產品。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,2017年,“無限極”品牌價值經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為658.69億元人民幣,位列當年度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”,排行榜第45位。 值得一提的是,作為中草藥健康行業的一家企業,無限極與李錦記家族“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”的第一個使命不同,他的創立源自家族的另外一個使命: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,創造平衡、富足、和諧的健康人生。 無限極(中國)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黃健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企業文化和健康理念是無限極的兩個獨特之處。在很多人眼中文化是個抽象的詞匯,但無限極的文化則建立在思利及人、雙方共贏的基石之上。“正是出於這樣的文化認知,才有了務實誠信、客企一體、共享成果這些經營理念的落地。” 比方說,無限極的“爽文化”正是其“思利及人”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體現,今天你爽不爽,代表了你對自己心情的評分,如果你不爽,可以直接跟上級溝通,你的領導會考慮你最近的工作是否遇到什麽困難,從而來幫助你共同應對調節。 健康理念中的“三平衡”“四合理”也是最為人熟知的人性化理念。“三平衡”是指健康、家庭、事業的平衡,這個詞已經成為了無限極的一個特有的符號,提到“三平衡”這個關鍵詞,無限極的員工和銷售人員都會心領神會,公司也通過多種方式推動踐行,包括不提倡加班,組織各類型的康樂活動等等。“四合理”是指飲食、起居、運動、情誌的合理,具體包括多菜少肉七分飽,睡好子午覺,每天行走一萬步,正麵思維等具體實踐方式。 黃健龍認為,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,重在突出品牌個性,技術、產品、營銷可複製,但企業文化獨有的基因不可複製。無限極正是通過傳播獨特的健康理念,以及踐行獨特的企業文化,逐漸在消費者心目中打上了深刻的品牌烙印。 思利及人:助力群山學子“圓夢求學路” 思利及人,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《爭座位帖》名句:“修身豈為名傳世,做事惟思利及人”,意思是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於大家。作為儒家道德修養中勇於處理利益原則的一種思想延伸,是李錦記的文化基因和經營秘訣,也是無限極的核心價值觀。 以思利及人的理念,無限極依托全國30家分公司,每年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,鼓勵各地分公司因地製宜,開展以“健康人生”為主題的各具特色的社會責任活動。2018年,無限極依托全國30家分公司開展了60個“創新公益”項目。

從創立初,無限極就積極投身公益事業,目前在國內17個省捐建了21所無限極小學。2012年,無限極捐資2000萬元成立了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,專注於健康、扶貧助教,助弱賑災、環境保護四個方麵。由行政和業務人員組成的無限極誌願者協會已在全國成立33支誌願者隊伍,誌願者數量超7000名,誌願服務時長超30000小時。 思利及人助學圓夢項目主要資助15~18歲貧困家庭青少年接受高等職業教育,根據社會急需崗位選擇專業課程,並在課程中融入中華核心價值觀及中華養生文化的內容,培養其成為有道德、有知識、有能力及懂養生的人才,讓受助者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就業脫困。 四川石棉群山中長大的女孩熊溢,正是該項目的受益人。她最大的夢想是考上大學,離開這座山坳到城裏去。2013年高考過後,熊溢如願收到了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通知書,但父親外出打礦受傷、母親靠賣水果維持生計的生活窘境,差點讓她一度輟學。“收到錄取通知書時,正是父親病重,一想到高昂學費,我就萌生了想退學打工的想法。” 當時,無限極“助學圓夢班”在熊溢所在的學校開展起來,小姑娘幸運入選,成為了全額獎學金的被資助者。收到第一筆助學金的那一刻,熊溢喜極而泣,“感恩在我困難時,無限極雪中送炭,我會將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。” 正因無限極對熊溢的資助和關懷,才讓她深刻地認識到了回饋社會的重要性。如今的熊溢,已經順利畢業,為了回報家鄉,她踏上了石棉群山的土地,成為了一名優秀護士。在熊溢工作的診所,她也成為了樂於助人、尊老愛幼的好榜樣。 據無限極方麵統計,助學圓夢項目從2013年啟動至今,覆蓋全國24個省市,開設了28個助學圓夢班,投入超過1800萬元人民幣,共資助超過1122名學生。截至目前,已有520名受助學生,完成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。 多年來,無限極的公益腳步始終未停。2015年,無限極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出的“無限極快樂足球”項目,將公益的觸角延伸到留守兒童。通過捐贈設備、捐建球場、提供支教等方式,傳遞快樂及團隊協作的體育精神。 公益行動開展第一年,就見證了來自黑龍江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高子鎮的留守兒童郭文博,由靦腆內向到活潑開朗的成長蛻變。據支教老師西安體育學院大三學生饒小磊介紹,在為期50天的足球課程裏,郭文博不僅球技突飛猛進,還幸運入選學校足球隊。 更喜人的是,2018年2月,郭文博從2627名青少年選拔中脫穎而出,成為了2018足球世界杯國際足聯護旗手之一,與足球巨星們一同踏上夢想的舞台。在覆蓋全國100多所希望小學裏,從“我”到“我們”,無限極正在用行動踐行“思利及人”的文化傳承。 規範經營:讓直銷回歸直銷本身 2019年,是直銷進入中國的第29年。 直銷行業在這29年間經曆了興起、探索、停滯、立法、發展、反思、規範、再發展的過程,監管部門與直銷企業都在規範行業的道路上砥礪奮進,摸索前行。今年,也是無限極公司成立的27周年,無限極公司是中國直銷一路走來的見證者、親曆者。 無限極公司在整個直銷行業的跌宕起伏中不斷自我反思、調整,用規範約束行為,促進企業良性發展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麵,無限極從今年1月起,在專賣店、服務中心等銷售渠道都放置了“保健食品不是藥物,保健食品不能治病”的警示標語,並對單筆額度較大的保健食品消費進行提醒,告知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退換貨權利。 在經銷商層麵,無限極持續深化經銷商管理和教育。實施專項整改“十項措施”以來,無限極暫停審批專賣店三個月,截至3月,所有專賣店已完成規範經營承諾書的簽署。同月,無限極公布了《經銷商管理辦法》,構建了從準入、經營到退出的經銷商全流程管理體係。 今年以來,更是在整治誇大、虛假宣傳方麵,通過監控成功鎖定大批山寨號發布者,刪除違規文章56726篇,通過申訴等方式注銷發布違規信息的賬號272個;通過立案訴訟,重點打擊了28個冒充無限極名義發布不實或違規信息的賬號等。 黃健龍認為,在先規範後發展的大趨勢下,企業一定要轉變思維、轉變行為、轉變打法,主動擁抱淨化市場空間帶來的機會,堅持長效監管和全麵整改相結合。 “要清楚地認識到百日行動的結束,不是嚴格監管的結束,而是開始。”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表示,關於直銷行業的未來,首先建議形成一個長效監管機製,逐步帶動整個監管環境走向長效監管,常規監管,嚴格監管。 其次,規範經營直銷的起點是堅守直銷的本質,必須認清的是,直銷是一種服務、一種零售,不可能一夜暴富,更不可能賣靈丹妙藥,直銷員必須通過為消費者提供銷售、服務,從而獲得收益。 楊謙認為,在建立長效監管機製和堅守直銷本質基礎之上,提升合規的能力,如果說業績是一個0,那麽合規能力就是1,多幾個0多幾分收益,但缺少了1,就像沒有基礎的大廈,企業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。 麵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與消費潛力,直銷企業更應該回歸政策、回歸行業、回歸企業自身、回歸客戶需求和產品品質。夯實基本功,轉變思想,痛下決心,以過硬的產品、貼心的服務、規範的經營,走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。